過去十年,網頁瀏覽器的主要角色就是提供一個「地址欄+搜尋欄」的介面,使用者鍵入 URL 或關鍵字,呼叫 Google、Bing 等搜尋引擎,獲取資訊。根據最新統計,Chrome 在全球瀏覽器市場佔據約 70 %左右的比例。
然而,隨著 AI 技術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 (LLM) 的快速崛起,使用者習慣正悄然改變。例如 Pew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指出,有 18 % 的 Google 搜尋已出現 AI 生成摘要,且當搜尋語句較為完整或以問題形式出現時,AI 摘要的機率更高。
這代表一個關鍵轉折:從「人在搜尋結果中找答案」走向「AI 直接提供答案、甚至自動執行任務」。也正因如此,瀏覽器面臨的不是 URL 革命,而是 「對話+代理」革命。筆者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,一起來看看這場瀏覽器比拚如何發展!
2025 年10 月21日,OpenAI 正式推出其 AI 驅動的瀏覽器 ChatGPT Atlas。
在 OpenAI 官網的說明中,他們指出:「今天我們推出 ChatGPT Atlas——一款以 ChatGPT 為核心所打造的網頁瀏覽器。瀏覽器是你所有工作、工具與上下文匯聚的所在。當瀏覽器與 ChatGPT 結合,即更接近『真正的超級助理』。」
Atlas 第一階段提供 macOS 版本,未來將陸續推出 Windows、iOS 與 Android 版本。
在 Atlas 中,傳統的搜尋或地址欄的角色淡化,使用者可直接透過 ChatGPT 輸入對話式指令或 URL。官方表示:「我們希望人們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,未來是以聊天體驗為中心,而非傳統搜尋欄。」
側邊聊天 (chat sidebar):用戶在瀏覽任何網頁時,可開啟 ChatGPT 側邊欄,對當前頁面內容進行「摘要、比較、分析」等互動。
代理模式 (Agent mode):僅對付費用戶開放,由 ChatGPT 代表用戶處理「瀏覽、點擊、填表、預訂」等任務,自動完成複雜流程。
Chrome 目前在全球瀏覽器市場佔有率仍高,但開始出現裂縫。由於瀏覽器是搜尋入口的重要節點,若瀏覽器生態鏈被切割,搜尋引擎與廣告生態亦可能受影響。
Pew 的研究指出,在有 AI 摘要的搜尋中,用戶點擊傳統鏈接的意願下降。這對 SEO 與傳統搜尋優化 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 是警訊:若流量不再透過搜尋結果導流,而是透過 AI 對話直接回應,用戶可能不再點進網站。
Atlas 不只是將 ChatGPT 整合進瀏覽器,那麼背後的意義是:掌握「用戶在上網時的注意力入口」=掌握數據、掌握流量、掌握潛在廣告營收。正如 TechCrunch 所言,Atlas 可蒐集使用者「瀏覽歷史、搜尋上下文」以提供更精準服務。
研究指出:使用者整體對生成式搜尋(Generative Search)的信任,低於傳統搜尋。當有引用連結時,信任度提升;當有可靠度提示 (confidence indicator) 時,反而降低信任。
這意味著:當 Atlas 或其它 AI 瀏覽器成為入口,使用者是否願意讓 AI 自主「代理動作」?是否能信任 AI 所做的決策?這是未來 AI 瀏覽器普及的重大挑戰。
Atlas 的一大功能為:瀏覽歷史與上下文可被 ChatGPT 所「理解」,進而提供更個人化輔助。但同時,這也意味著大量瀏覽數據可能被蒐集、分析、甚至用於商業。
新聞報導指出,OpenAI 表示默認情況下用戶瀏覽資料不會用於訓練模型,用戶亦可選擇不記憶。但使用 Agent 模式與記憶功能時,引發隱私擔憂。
因此,內容提供者/品牌在 AI 瀏覽器時代,需思考:如何在提供優質互動體驗的同時,兼顧使用者資料安全與透明。
若使用者透過 AI 對話直接獲取答案,而非點擊進入網站,網站流量可能下降、廣告收益可能受損。新聞指出:Atlas 推出可能對 Google 的廣告收入構成威脅。
此外,媒體機構擔憂:若內容被 AI 摘要或直接生成,原創者是否仍有流量、收入?版權如何保障?這些都是瀏覽器戰爭背後的社會議題。
當 OpenAI 用 ChatGPT 作為瀏覽器的核心,不僅是「一款新工具」的推出,更意味著下述深遠轉變:
瀏覽器由「輸入關鍵字、點擊結果」變為「對話 → 行動」。
搜尋入口權力從搜尋引擎轉向 AI 助手/瀏覽器介面。
SEO 優化策略從「被搜尋」延伸至「被 AI 提問、被 AI 引用」。
使用者信任、隱私與資料擷取問題再度成為焦點。
對內容提供者而言,流量與曝光模式或將重構。
對於台灣、甚至全球的數位產業而言,這是值得密切觀察的技術時刻。透過 GEO 視角來重塑內容策略、監管策略與使用者體驗,正可能成為下個年度的重要競賽場。
在 Atlas 是否能挑戰 Chrome 霸主地位、能否真正改變使用者習慣前,我們正處於「瀏覽器 2.0」的開端。而今天所更新的內容,或許就是明日數位生態的基礎。
以上資訊僅供分享與參考之用,請自行保留獨立判斷。若想快速了解更多資訊,善用 AIMochi 筆記工具,幫我們從海量資料中,梳理出關鍵資訊,讓我們精準掌握重要訊息!